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荣誉刊文 正文

浅析龙应台《目送》中对亲情、生命的理解

来源/作者:盛男,姜晨瑜浏览:发布时间:2021-05-01
{"errcode":40125,"errmsg":"invalid appsecret rid: 662b3751-65128ff7-5fcca7fd"}
在线投稿
导读:龙应台出生于台湾,她不仅是我国著名作家,还是知名的评论家。《目送》作为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不同于另外两本之处在于她将生命中最为深层的隐秘挖掘出来,将无法言表的“伤痛”用文字表述,整部书都充满深深的亲情,令读者感同身受。

摘要

龙应台出生于**,她不仅是我国著名作家,还是知名的评论家。《目送》作为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不同于另外两本之处在于她将生命中最为深层的隐秘挖掘出来,将无法言表的“伤痛”用文字表述,整部书都充满深深的亲情,令读者感同身受。

本论文以《目送》为例,论述其对生命的新认识和新感悟,阐释情亲的重要意义;探讨龙应台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表达出来的浓厚亲情;借助书中龙应台的三个身份,即母亲、姊妹、女儿,论述她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龙应台在书中写父母慢慢老去,以及与儿子的别离时,透露出她的忧伤,但她说出“不必追”时,也足以看出她敢于面对生命的无常。

 

关键词类别: 龙应台;《目送》;  亲情;  生命 



目录

摘要

目录

第1 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第2 《目送》简介

2.1《目送》的作者——龙应台

2.2《目送》的创作背景

2.3《目送》的内容梗概

2.4 《目送》的主要人物

第3 《目送》中对亲情的描写

3.1亲情散文

3.2亲情叙事

3.3四顾茫茫,唯有目送

第4 《目送》中对生命的理解

4.1生命本就平淡无常

4.2 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4.3 从容面对生命的无常“不必追”

第5章《目送》中的哲理性思考

第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初读《目送》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仅仅几行字就使我脑海里浮现出我的父母一次次看着我的背影远去的画面,他们心中所想会不会和作者龙应台一样?这让我对《目送》的兴趣越来越浓烈,所以我反复研究这本书,我想深入探究,龙应台对于生命和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我又会从中产生何种感想。

 

1.2研究目的

《目送》这本书我第一遍读的时候不太懂,再三研读后,似乎从中明白了一些事情。亲情是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逃不掉的人生问题,大多数人对待亲情似乎都选择了逃避,龙应台起先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迷茫,但当她写下《目送》这本时,她已经有了自己对亲情的看法。本论文重点探讨《目送》中龙应台对亲情和生命态度的理解,并阐述由此引发的自己的感悟,特别是对“不必追”三个字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读者产生对生命和亲情的珍惜和热爱,对《目送》这本书可以产生全新的理解。



第2章 《目送》简介


2.1《目送》的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出生于1952年2月13日,当代知名作家。曾被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称之为**文坛与华语写作文坛上的一股“龙卷风”。著名的散文有《野火集》《美丽的权利》《银色仙人掌》《人在欧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侧重抒写亲情的就是《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

龙应台从小就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座右铭,她虽然出生时家境贫寒,但是胸怀大志。1974年在**成功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最后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多所大学教授或研究员,期间相继出版众多著名作品。1999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任台北市第一届文化局长,为期三年。在这三年中,龙应台每天只打一通电话给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们对待龙应台仿佛陌生人一样。直到2003年,龙应台坚决辞去文化局长一职,回到欧洲,一边写作,一边照看两个孩子,她说:“很怕赢了全世界,却失去自己的孩子。” 2012任**地区第一任文化部长。

龙应台的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女性主义、公**识、儒家思想;结构艺术、语言艺术、人物评论是龙应台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法。

 

2.2《目送》的创作背景

《目送》这本书重点是在亲情,如果龙应台的父亲没有去世,她也不会重新开启对人生的学习,而这本书就是她学习的过程与成果。

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病逝,由于龙应台一家是从大陆**到**的,身边只有自己的父母兄弟,让从未经历过生死离别的龙应台的人生一下子变得黑暗,并且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五十多岁的龙应台第一次体会“人有悲欢离合”。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作为有着母亲、姊妹、女儿多重身份的龙应台也终于明白了:没有人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中途总要有人离开,就是她在书中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陪自己一辈子,有些事情必须一个人经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3《目送》的内容梗概

《目送》是龙应台的倾情之作,她在书中描述的“我”是真实而深情的,表达的感情是扣人心悬的,这是《目送》的思想感情力量之所在。

《目送》全书共七十三篇,是一部抒写亲情的生死笔记。龙应台写到了父亲的的去世、母亲的衰老与失智;还有与儿子的一次次别离,一次次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与兄弟的同行以及朋友间的友谊,龙应台将自己的情感用温情的文字表达出来。最终她明白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


2.4 《目送》的主要人物

《目送》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作者的儿子,一个是作者的父亲,两个与作者有着血缘关系的人。

龙应台的儿子华安的成长过程,想必和大多数孩子是一样的。从上小学第一天妈妈牵着手一直到孩子走进校园,不断向后回看,母亲站在校园外望着孩子逐渐走远的背影。直到孩子不断的长大,不再回头,母亲才意识到“他”已经不是那个小孩子了。龙应台与16岁儿子华安在机场告别时,写道:“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而五年后的华安21岁了,上大学了。即便他与母亲在同一所学校,他也不与母亲一同上学,龙应台看到华安远去的背影是只能在心中念到:“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是同样的看法,孩子在不断的长大,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再全都依赖于母亲,而大多数母亲的全部又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母亲应该放手,让孩子追逐自己想要的,而母亲不必与孩子一起追逐。

龙应台写自己的父亲是从父亲用小货车送自己上班开始写起的,到父亲病重,作者推着轮椅陪父亲散步,在照顾父亲时,不嫌脏地为父亲擦拭排泄物,并且穿着沾着父亲排泄物的衣服去上班......这些都足以见证龙应台对父亲的爱与孝顺;再到父亲最后的病逝,在火葬场看着父亲的尸体一点点滑向炉子,这其中极其沉重的悲痛充斥在文章的每一个字里。



第3章 《目送》中对亲情的描写


3.1亲情散文

龙应台创作的散文大多是直击人的心灵,能够给人以温暖,甚至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其中掺杂的一丝丝感伤和心理描写又可以让人感同身受,这样读者与作者之间搭起了无形的桥梁。《目送》作为龙应台亲情散文的作品之一,它与龙应台其他类型的作品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单从文章的语言就可以感受到,她的笔锋从锋芒变得柔和了。

例如龙应台在书中写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向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也是读了《目送》这部著作,我这个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小孩儿的人,也明白了亲情好像就是由孩子与父母之间一次次别离组成,他们一次次看着我的背影远去的那份感情,那份在我渐行渐远直到看不到我那刻所流露出的不舍与伤感,而我乘着这份感情一直向前走着,不曾回头。

《目送》是作者对世事变化最深刻的感慨,她用不同往常的温情刻画着文章中的人物,展现了她对亲情的理解。

 

3.2亲情叙事

《目送》中的亲情叙事是作者展现自我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作者将自己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读者,正是这种直接而真诚的叙事方式让读者身临其境,吸引众多的读者欣赏。无论是写父亲逝世、母亲的衰老,还是与儿子的别离,与朋友的至深友谊,龙应台都怀着真挚的感情来叙述,读者很难不产生共鸣。

书中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亲情,将情感表达依托细节叙述,这是《目送》的魅力之所在;用“小感触”的哲理升华为龙应台个人的“修行”。她曾说过:“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自始至终,龙应台认为作品需要孤独,人生也是孤独的,所以孤独就是她一生的“修行”。

 

3.3四顾茫茫,唯有目送

在经历了父亲的离世、母亲的衰老、儿子的别离后,龙应台似乎只剩孤身一人,这种孤独感是很难消解的,而回忆就成了她最好的陪伴。

《目送》中她将脑海里的回忆用最温情的语言描绘,而最让她挂在心上的一段回忆就是:博士毕业后回到**教学,在报到的第一天,她的父亲开着一辆看起来既破旧又廉价的小货车送她。龙应台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父亲并没有把车停在校门口,而是停在了一旁,帮龙应台抬下行李后又钻进车内,愧疚的对龙应台说:“女儿,爸爸觉着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听完父亲的话,龙应台愣了很久,直到父亲开车冒着黑烟的小车慢慢消失后,她还呆呆地站在行李旁。

直到多年后,龙应台看着自己的父亲慢慢的被推向火葬场的火炉时,她完成了对父亲的最后一次目送。她也慢慢了解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所谓亲情就是“四顾茫茫,唯有目送”。而在不断地目送中,我们应该是从容的、勇敢的。



第4章 《目送》中对生命的理解


4.1生命本就平淡无常

《目送》本就是一本生死笔记,书中的生死别离是重要元素,常人对生命的慰藉龙应台一样有,但是在面对死亡的问题上,龙应台是更加释然与平静的,她用温和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必须要经历的生死无常。

龙应台在书中有写到:“父亲的死亡像还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声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正是这一次的打击,让龙应台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对父亲的感情。她明白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明白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没有得到回报,明白了生命的珍贵。之后,她的母亲也失去清醒,龙应台决定陪在母亲的身边,她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去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即使母亲生下的时间不多了。

龙应台对自己的孩子更是选择了给予彼此空间的态度,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龙应台的亲身经历告诉她:亲人可以陪伴我们,但不可能是永远,适时的选择放手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坦然,生死本就无常,本就平淡。  

例如龙应台在书中写到:“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

 

4.2 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目送》对生命的认识可以说是细腻而深沉的。龙应台用最温情的笔触描写着生命的伟大,带领读者一起感受她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在描绘生死大问时,她期望生命永远不息,期望平淡而安稳的生活。龙应台经历生死别离后,她成长了,她学会了与家人平淡相处、互相体谅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敬和热爱,对生活最好的致敬。

例如她在书中写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2]


4.3 从容面对生命的无常——“不必追”

在作品结尾,作者的“不必追”三个可以说是这本书最贴切的总结。“不必追”是无法追逐的遗憾后的释怀,追不了更追不上才是龙应台对亲情的无奈,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懂得生命的离开是不可以追的,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龙应台与儿子一次次的别离更告诉她,成长每个人必经的阶段,父母不能一直在身边陪伴更是人生常态,所以亲情是不能追和不必追的。

“不必追”是对亲情的一种深刻理解,是在经历了孤独后对生命的一种无奈,也是对生死离别的一种释然。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与父母一次次别离,有小别离也有大别离。上学第一天父母把我们送到校门口开始,那可能是他们看着我们背影最久的一次,那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与孩子别离的不舍,可是他们不可以追上去,所以“不必追”这三个字作为父母的人应该都会懂得;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却兴致昂扬地走进教室,期待着交新的朋友,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早把父母抛在脑后,所以孩子不会懂“不必追”,父母与孩子的差别也许就在此,当你是一个孩子时你不懂父母对你的爱,甚至觉着父母唠叨,当你长成大人,当上父母时你才会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不必追”不是什么都不追,是对生命中我们无法保留的亲情不必追,是对待生命我们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终要走下去,而多半的时间是一个人走下去,我们需要追逐是自己,让自己变得对生命中的无常变得从容,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第5章《目送》中的哲理性思考


龙应台在书中的一些话语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含着她的理性思考。文章结尾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是龙应台在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离别后,得到的人生感悟。作为母亲,她感受着自己的孩子一次次远去的背影;作为女儿,她感受着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衰老,这两种感受交织在一起后用“不必追”这区区三个字来高度总结概括其对生命,对亲情的理性思考。

书中还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表达哲理,让这部散文富有诗意。比如,龙应台将逝去的人说成“背影”与自己“渐行渐远”,而不是说“离开”“远去”等词,这样就很好地避开了散文无趣的通病,还显得文章生动、形象、自然、流畅,这些都是隐喻的手法给散文带来的益处。

“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也是龙应台经过哲理性思考的语句。通过这些哲理性思考,我们不难看出,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书籍,也不难看出,龙应台的创作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第6章 结语

亲情是世上永远不会凋零的东西,没有一个家庭一个人能逃过对亲情的思考。我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从享受家人的陪伴到家人们一个个远去,最后又一个人离开。若有万般不舍,我们都应该明白生命是一个又一个轮回,又像是一场接力跑,每个人都奋力地向前奔跑,奔向自己的终点,不会有人回头看,跑到终点的人也不会折返与后面的人一同跑。相反也是如此。

龙应台在看到父亲的生命奄奄一息时写道:“你告诉自己,注视他,注视他,注视他的离去,因为你记得他此生此世最后的容貌……你注视。”这句心中的独白,足以让我感受到龙应台的不舍与伤心,但她还是坦然地 说:“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在一条我们看不见、但与我们的旅途平行的路上,爸爸请慢慢走。”如此对生命的体悟才能放下这份悲伤,将自己的人生路好好走下去,不必追已逝去的人。

《目送》这本书重点是在亲情,如果龙应台的父亲没有去世,她也不会重新开启对人生的学习,而这本书就是她学习的过程与成果。父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不过是命运把他们绑在了一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亲情,他们彼此一起走过一段路,中途不断的有人退出。它不像爱情对一个人日夜想念,忠贞不渝,甚至陪你白头到老;它也不像友情,在你空闲时可以谈心,在你伤心时可以给你安慰,并且在双方关系有裂痕时,我们会一心想着如何修复我们的关系。而亲情不是,它关乎人生的大问题——生死离别。

血浓于水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将我们的感情深深的连接在一起。

当我们真的面临生死问题时,那种无力感就会涌向心头,我们会伤心落泪,甚至沉郁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亲人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人,离我们日常生活最近,离我们的心最近的人,亲人之间彼此心连心。

我读完《目送》后也明白了一些对待亲情、对待生命的态度,人生本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而孤独是我们人生之中的必修课,没有谁可以陪谁一辈子,我们要学会的就是一个人走路、一个成长、最后一个人离开。用平常心面对亲情和生命确实很难,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但当人们走出这份的悲伤时,我相信他们也能够明白:“不必追”。



致谢

感谢在完成此篇论文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老师。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撰写论文,所以有许多不明之处,多次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并且给我们了许多的启发与灵感,论文才最终顺利完成,再一次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您辛苦了!

文有所长,而感激之意无尽矣。纸短情长,然虽笔不周而意已周。来日方长,山高路远,我们更高处相见!



参考文献

[1] 顾玮,孙春梅 . 龙应台《目送》中的生命哲学 [J]. 枣庄学院学报,2014,31 (06):21-24.

[2]龙应台:《目送》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55页。

 

微赞赏

取消

您的荣誉与国人共享!

扫码支持
国人荣誉奖库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图标扫码赞赏支持一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WWW.CNHAL.COM 国人荣誉奖库版权所有
国人荣誉奖库网站及查询系统外观设计已申请版权保护
严禁镜像或仿制,违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Email:info@cnhal.com
琼ICP备2021002842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16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