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荣誉 正文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来源/作者:会泽融媒浏览:发布时间:2023-08-01
{"errcode":40125,"errmsg":"invalid appsecret rid: 67ebf741-3b95dd0b-32852b71"}
在线投稿
导读:6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决定,授予王永刚等478名同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授予王富合等293名同志“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会泽县大桥乡杨梅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请看《一生挚爱红土地——记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谭政伟》谭政伟在查看燕麦成熟情况。尹永权 摄近日,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名单公布,云南省曲

6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决定,授予王永刚等478名同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授予王富合等293名同志“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会泽县大桥乡杨梅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请看《一生挚爱红土地——记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谭政伟》 国人荣誉奖库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1)

微信搜“国人荣誉奖库”公众号

谭政伟在查看燕麦成熟情况。尹永权 摄

微信搜“国人荣誉奖库”公众号

近日,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名单公布,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杨梅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梅山村扶贫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政伟上榜,作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获表彰,是云南省20个之一,曲靖市唯一表彰对象。 荣誉证书奖状免费入库永久存档

情系乡村发展 基层耕耘25载 荣誉证书奖状免费入库永久存档

退伍老兵、团委书记、材料员、村干部,这是谭政伟的人生经历。虽然他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但到现在都还没有“走出”大桥乡。自1998年开始,大桥乡凉水村、王家山村、八家村、大桥村、杨梅山村都遍布他的足迹,25年如一日,是初心、更是责任。

国人荣誉奖库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2) 国人荣誉奖库

谭政伟与同事交流工作。尹永权 摄 微信搜“国人荣誉奖库”公众号

大桥乡杨梅山村曾是党组织软弱涣散、人心不稳、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村“两委”班子成员或空缺或辞职,工作无法开展的“问题村”。作为一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本着**党人的责任感,2018年1月,谭政伟主动申请调到杨梅山村工作,当上“救火队长”。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3)

谭政伟与村干部走访群众。尹永权 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谭政伟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却是要“灭火”。当时杨梅山村没有办公场所,连喝水都要去群众家里要,谭政伟当时就打趣道:“我就是要借群众这片海水灭掉歪风邪气之火。”党委补齐配强空缺的2名党支部书记,选举4名村民小组长,解决无人理事问题。谭政伟带领村干部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因为他以前在大桥村工作时口碑很好,大家都愿意找他反映问题,并且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理。人心齐、泰山移,群众恢复了对村“委”班子的信任。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4)

谭政伟在指导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尹永权 摄

在谭政伟的带领下,杨梅山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600余万元,完善垃圾储运设施设备,硬化村庄道路,开展“两污”治理,拆除残垣断壁,整治村内集市,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四美”家园,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了杨梅山村从软弱涣散、治安混乱到堡垒坚强、和谐稳定的转变。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5)

漂亮的搬迁安置小区。尹永权 摄

心系红土地 推广种植燕麦8500亩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燕麦、荞子、玉米、洋芋都会种,一直以来,我都在想:我能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谭政伟从小就热爱着家乡这片红土地,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家乡父老增收致富。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6)

谭政伟与中国工程院的研究生采集土壤样本。尹永权 摄

杨梅山村平均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1100毫米,属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是当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品种退化等原因,马铃薯产量受到很大影响。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成了杨梅山村“两委”班子最棘手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谭政伟紧抓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挂钩帮扶会泽的机遇,邀请院士专家为杨梅山村的燕麦产业把脉问诊,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经实收测产,新品种燕麦平均亩产达270公斤以上,比老品种燕麦增产300%,亩产值18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7)

谭政伟查看燕麦成熟情况。尹永权 摄

“杨梅山村以前种植的燕麦品种单一,抗逆性差,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卖不上好价钱。”谭政伟深知,要想让村民种植的燕麦升值,必须提高燕麦单产,打通市场销售渠道。

心动就有行动。2019年,谭政伟动员村“两委”成员带头,联合建档立卡户成立村集体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的方式,走“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路子,流转土地近600亩,示范种植新品种燕麦获得成功。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8)

燕麦基地一角。尹永权 摄

2020年,杨梅山村示范推广夏播马铃薯+秋播燕麦的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双收”,燕麦平均亩产达300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3000公斤。一年下来,一亩地“双收入”5000元以上,村集体合作社创收13.95万元。

燕麦种植也很讲技术。谭政伟先后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20余次,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万余份,内容涉及燕麦良种选育推广、机械化播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的耕种管理水平,为燕麦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9)

燕麦基地一角。尹永权 摄

2021年,杨梅山村推广种植秋燕麦7600亩,产量228万公斤。2022年全村推广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

信心倍增 会泽燕麦越种越香

为畅通燕麦销售渠道,谭政伟带头成立了燕麦产销协会,发展会员89户,其中团体会员11户、种植大户78户。加工燕麦面粉、燕麦炒面、烤燕麦酒……他多次前往国内市场考察学习,陆续打开燕麦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向会泽优农公司、富天农业等企业交售燕麦近700吨。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10)

谭政伟与同事查看燕麦生长情况。尹永权 摄

如今,杨梅山村燕麦产品已远销北上广等国内市场,注册了“念湖圣”商标,累计年销量达300吨,实现年销售额240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会泽燕麦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谭政伟在这片红土地上付出了,收获了。他先后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百名好支书”“扶贫好村官”和曲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谭政伟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图11)

燕麦基地一角。尹永权 摄

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此次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荣誉的获得,对谭政伟来说,是肯定,更是激励。“种粮信心更足,明年合作社打算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服务功能,让会泽杨梅山村燕麦越种越香。”他说。

记者:尹永权 杨梅 茅永坤 刘光信

编辑:袁蓉卉 校对:邓辉

审核:刘光信

微赞赏

取消

您的荣誉与国人共享!

扫码支持
国人荣誉奖库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图标扫码赞赏支持一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WWW.CNHAL.COM 国人荣誉奖库版权所有
国人荣誉奖库网站及查询系统外观设计已申请版权保护
严禁镜像或仿制,违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Email:info@cnhal.com
琼ICP备2021002842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167
Top